興建信息高速公路已成為當今國際上的熱門話題。所謂“信息高速公路”,是借用“高速公路”這個詞語,形象地表述一種高速傳遞、處理各種信息的高新技術。經濟學家認為,結合了電子工業與服務業的信息高速公路,將使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比工業革命更為深刻的變化。
1992年,美國總統競選時,克林頓與戈爾首次提出信息高速公路方案,受到美國選民的熱烈響應。1993年9月,美國政府正式提出名為《國家信息基礎結構:行動計劃》(簡稱NII,通常稱“信息高速公路”)的報告,并成立了由副總統戈爾掛帥,商務部長、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以及一批經濟、法律、技術專家和電信工業界代表組成的信息基礎結構特別工作小組。根據這一計劃,美國將用10年一20年的時間,建立一個以現代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為基礎,以光導纖維為骨干的四通八達的大容量、高速度的信息傳遞系統。這個系統計劃把大量的計算機和數以萬計的數據庫與全美各大學、研究機構、企業以至普通家庭聯結起來,可以同時傳送文字、聲音、圖像,或是三者的結合體,并通過一個類似今天電視與電腦的結合體的裝置—多媒體裝置,向用戶提供通訊、電視、電子報紙、資料查詢、醫療、教育、購物、郵政以至電子游戲和錄像節目等幾乎是全方位的服務。
不論你住在多么偏遠的地方,你也不必出門,就可以通過多媒休裝置瀏覽全美任何一家圖書館的圖書,想借的書,自己可以直接用磁盤全部拷貝下來;如果你想看一部好萊塢昔日名片,只要在家按下電鈕,就可從電影資料館直接傳輸到你家里的熒屏上;你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要求時裝公司為你設計合意的服裝;你感到無聊了,可以通過多媒體裝置與遠方的朋友聊天,形似促膝談心,甚至可以一起玩電子游戲或一較棋牌技藝高低。所有服務所需付的費用,只要在電鈕上按出你的信用卡號碼,系統就會替你交付。電視將有多至500個頻道供選擇,并具有雙向互動的功能,也就是說,用戶不像現在那樣只是被動的接受者,他甚至可以參與節目制作。
這種相互作用的電視技術,1994年年初美國一家電腦公司已在一個有線電視網上進行了試驗。電視觀眾可利用一種名叫“頻譜擴展”的系統來回答電視節目中正在進行的智力競賽題,或選擇自己想看的錄像節目。這些信息通過光纜傳給電視臺而不影響電視節目的進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也將明顯改變社會原有的秩序。
傳統的會議、出差、文書傳遞、購物和社交等可以通過電子網進行。人們將可以在任何地方辦公,只要同公司總部的計算機聯通,按動電鈕,5秒到1分鐘內,便可知道世界各地金融市場行情的變化;;3分鐘一5分鐘內即可查詢或調回國內外1萬家重點公司或企業當年或歷年的生產經營情況和有關數據美國專家預測,信息高速公路將改變人們的就業結構。屆時,許多在辦公室做的工作可以在家中進行,傳統的高速公路客流量將減少30%一40%,而變成“物流”的天下。進人網絡后,全國的企業、大學、研究中心和政府實驗室能以最快的速度分享彼此最新的科研數據和取得最完備的相關資料,科研能力由此獲得成倍的提高。
目前,信息高速公路已在美國幾個大城市開始興建。整個計劃需要數千億美元的投人,涉及到技術問題,也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的問題,美國政府將著重于組織、協調和制定各種政策法規,投資主要來自私營企業。計劃1995年有3個地區要實現互動媒體市場,一個是佛羅里達州奧蘭多,一個是弗吉尼亞州,還有一個是加利福尼亞州卡斯特羅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