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乃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
——林語堂《風聲鶴唳》
面對困境,我們不要硬拼硬搶,退讓幾步,找出困難與困難之間的縫隙,然后迎頭趕上就容易多了。
韓信在面對壯漢侮辱時,忍一忍,讓一讓,從壯漢胯下爬過,因一時之讓,成就了他以后的大業。讓,不會因一時沖動而后悔終生;讓,在困難之時獲得希望;讓,只是一時之辱,挺過去了,奮斗了,便會成功;讓,是智慧的,是偉大的。
在一個州長競選會上,經過激勵地競爭,最終只剩下兩位選手,當第一位選手在臺上慷慨陳詞時,第二位選手在臺下默默在為他鼓著掌。輪到第二位選手了,他輕輕走上臺,指著剛下臺的選手,說:“我為我們美利堅有這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驕傲!”臺下的人們怔住了,片刻,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最終,第二位選手獲勝了。為何?因為他選擇了讓。“讓”成為了一種藝術,成為了成功的條件。因為讓,他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因為讓,他得到了對手的尊敬,所以說他讓而無憾。
在生活中,我們何曾不需要讓。公共汽車上,讓位給老人,成全了一份敬老;人行道上,讓路給小學生,成全了一份愛幼;學校里,將飯菜讓給貧困生,成全了一份關愛;在家里,將喜愛的東西讓給父母,成全了一份孝敬;在社會上,將零用錢讓給災民,成全了一份責任。進而成全了自己的愛,成全了自己的成功。
這就是美麗的讓,讓大家都笑,讓大家都互相信任,讓自己成功,讓自己的心靈更加明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