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句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通過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寫的《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我才更懂得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假如只有三天光明》這篇文章把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光明的渴望展現在我們面前,使我們深受感動,從中受益匪淺——文中寫道:要是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該有多好啊,那就更能顯出生命的價值?!?/p>
回顧我們的生活,學習……又何常不是如此呢?時間是無限的,猶如長江水般永遠奔騰洶涌,源源不斷,然而,每個人所能利用享受的時間卻是有限的,卻是最最寶貴的;雷鋒的名言“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便民服務中去”教育我們利用時間多做一些有利于人們、社會的事情等盡管如此,仍有些人不懂得如何使用時間,任時間一分一秒地溜走,去過他們認為是天堂的生活——打游戲機,看電視等此時此刻,我真想高聲對這些“消遙快活”的人吶喊:“覺悟吧,盲目沉淪于所謂‘歡樂’的人們,快些領悟時間的珍貴,好好利用時間,不斷充實自己的大腦,別讓時間再一次悄然流逝?!蔽闹杏幸痪湓?,使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那就是:“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一件東西失去,才會留戀它?!奔毤毦捉酪环X得這句話不無道理!
當我們因貪玩,而使身體受到傷害時,才會留戀以前健康時的歡聲笑語;當你漫無目的地過完了一生,才會留戀時間,才會有一種“時光倒流的迫切愿望;當你失去光明時,才會愛惜以前那雙清亮的大眼睛……這又一次像警鐘般高呼我們心田,可珍惜我們周圍的一切,熱愛我們的生活是何等的重要!作者提出了一個引人入勝的問題:“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將如何使用你的眼睛?”三天!只有三天光明,我們能享受光明,多么殘酷,多么寶貴。第一天,我將像海倫一樣感恩溫暖。第二天,我希望祖先的詞匯不再有“不可能”的單詞,我登上了月球,白天與家鄉的人持杯暢飲,夜晚我就在一望無垠的太空散步,與外星人談天說地;第三天,我將苦讀經典,讓自己三天后,眼盲而又不盲。但是,在第三天夜晚快到十二點鐘之際,我將走到窗前,仰望星空,心里沒有害怕,沒有自卑,更沒有絕望,很坦然,對著萬物高呼:“時間萬歲!”。
微笑中迎來第四天黑暗的黎明,翻開嶄新的一頁……用微笑承受一切,也要做個善用時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