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家住在頂樓,要出門就“砰”一聲,沒什么可以顧慮的;而現在,我們家搬到了一樓。在出門之前,我們總要“咚咚”的先敲自己家的門,以便告訴門外的人,我要開門了,要小心不要被我的門撞到。
而這個方法,我卻是從別人那里學來的。
某天,我正像原來一樣準備出門,“砰”的一聲,我重重的關上了身后的門。正在這時,對面的姐姐也正準備出門。只聽她有禮貌的敲了敲自己的門,然后再小心翼翼的打開自己的門,伸著頭向外瞧了瞧,碰上了我的目光后,溫和的對我笑笑。
我也回報似地對著她微笑,“你為什么要這樣呢?”我問她。“什么?哦,你是說我敲自己的門嗎?”“恩。”“因為這樣就可以讓門外的人知道我要開門了呀,讓他們有個準備,就不會被我的門撞到了。”“可是,如果門外沒有人呢,你這樣做不就是‘多此一舉’么?”我又繼續問。“呵呵,那如果門外有人呢,而且那個人還是你,我的門撞到你,你會怎么想呢?”“額……這我倒還沒想過哎。”我回答不上了。“那我先走了,你好好想想吧。”“再見。”
這一問可真的把我難住了,如果那個人真的是我,我一定會很生氣吧。那么,我為什么不會像姐姐那樣為別人考慮呢?這不僅僅是關門這一件小事,還可以從中看出我們的道德素質。如果門外的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呢,我們都不希望自己家的門會撞到她吧。所以,我們在開門之際要學會先敲敲自己家的門。
道德可以體現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這就是體現我們道德的一處。我們在時時刻刻都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都要把“道德”這兩個字銘記在心。整個社會的美好是由我們道德的行為而組成的,我們要為社會的美好盡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