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三個墨西哥人一同行走,他們走得很快,突然有一個人停下了,他說:“我的靈魂落在后面了,我的去找它?!边@正如現在都市快節奏的生活一般,人們一味地向前,這看似是進取,但實則連自己的初衷也忘記了。這些話本應是一名閱歷豐富的長者說的,但在我純粹的世界里,我認為人本就應該是由軀體和靈魂組成,不要讓軀體把靈魂拋棄。
在阿爾卑斯山的路口有這樣一張路牌,上面寫著:慢慢走,欣賞??!有人對這個路牌做出了評價:放慢腳步,擺正心態,不要因快節奏的生活而心浮氣躁,不要被快節奏的生活打擾了你的閑情雅致,不要忽略而忘記了生活的過程,要放慢腳步。我還要在其后面加上一句:不要讓快節奏的生活使你丟了靈魂,帶著靈魂去看風景,帶著靈魂去面對未來的生活,盡管是風雨飄搖。
人們常說可怕的不是困難而是沒有一個戰勝困難的心。人一旦缺少了這一顆心就變“空”了。人空了,便不知自己是一個怎樣的生活狀態,不知自己渴望什么,厭惡什么,初衷是什么,目標是什么。這也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留下一個可憐的軀體。魯迅先生之所以棄醫從文是他看清了國民是不能這樣一直處于空的狀態,為了找到國人的魂,為拯救彷徨的國人而吶喊。“空”之可怕,它使我們迷失生活的方向。“空”之殘忍,它使國人陷入沉痛的哀傷。
在聶華苓的作品《人,又少了一個人》中,我們見證了一個風華正茂的女大學生到一個連自尊心和羞恥感都被自己踐踏得粉碎的乞丐,她的靈魂早已被吞噬,整個人已被蛀空,她失去了人的尊嚴,失去了人的靈魂。
有人說,身體就是靈魂,有了身體就一定有心靈,而我認為身體就是盛放心靈的皮囊,他不等同于靈魂,更不能凌駕于靈魂之上,就正如提線木偶一樣,我們看到的是木偶妙趣橫生,惟妙惟肖的表演,而真正賦予其生命的是幕后的提線師,他們才是這場演出的靈魂所在。木偶是“空”,是提線師駐進其中給了它生命和情感。
回歸我們,作為21世紀的新青年,我們應以最飽滿的熱情,最充沛的精力,來迎接自己的生活。放慢腳步,讓靈魂扎根心底,不要留下孤獨的軀殼。帶上最原始、純粹的靈魂欣賞沿途的風景;帶上最積極、清醒的靈魂而吶喊,吼出世界的最強音;帶上最富人性的靈魂活出自己的尊嚴,活出自己的態度;帶上最璀璨的靈魂,在自己的舞臺上盡情揮灑。
當那墨西哥人找到自己的靈魂的時候,便是他找生命價值的時候,也是回歸生命的時候。
心空,魂空,人空。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