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牙多 |
謔語,指會說話 |
勤儉節約 |
指人勤于勞作而生活簡單儉樸。 |
縫衣淺帶 |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借指儒者。 |
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
章甫薦履 |
冠被墊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顛倒。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付之一炬 |
付:交給;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給它一把火燒光。指用火燒毀。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動得心應手。 |
將功補過 |
將:拿;補:補償。用功勞補償過錯。 |
親上成親 |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反面無情 |
翻臉不講情面。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不留情面。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將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敗。兵少將少。形容兵力薄弱。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發號施令 |
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 |
異途同歸 |
途:道路;歸:歸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歸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徑;得到相同的效果;達到相同的目的。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遺世絕俗 |
遺世:遺棄世間之事。脫離社會獨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來。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性命攸關 |
攸:所。形容事關重大,非常緊要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撥亂濟危 |
平定亂世,救濟危難。亦作“撥亂濟時”。 |
慮周藻密 |
藻:辭藻,措辭。密:縝密。思路嚴謹,措詞縝密。考慮周到,辭采細密。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