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絕福連 |
指災禍消失,好運接連不斷。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
個人主義 |
個人本身的利益應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道德的自私自利。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溝滿壕平 |
形容飽滿。 |
眾喣山動 |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 |
算無遺策 |
算:計劃;遺策:失算。形容策劃精密準確,從來沒有失算。 |
無法無天 |
法:法紀;天:天理。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現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倫不類。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巧上加巧 |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塵外孤標 |
塵外:世外;孤標:孤立的標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 |
互通有無 |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足衣足食 |
衣食豐足。指生活富裕。 |
通時合變 |
同“通權達變”。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窮愁潦倒 |
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失意。形容貧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樣子。亦作“羈愁潦倒”、“潦倒窮愁”。 |
閉門讀書 |
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天下為一 |
一:統一。指國家統一 |
扯旗放炮 |
比喻公開張揚。 |
池魚之殃 |
比喻因牽連而無端遭到的禍害。 |
置之度外 |
放在考慮之外(置:放;度:打算;計較)。形容不放在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