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么原因?是否首飾金的價格越便宜越好?
簡單來說,如果是正規商家銷售的黃金,黃金克價略有差異(不算工費),和純度、質量沒有太大關系,而是由品牌本身的溢價體系決定。大品牌的價格較高、優惠力度較小,但在品牌價值、售后服務等方面可能更有保障。
而一些克價特別便宜的金飾則要謹慎購買。近日,中消協發布的2023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就顯示,黃金首飾投訴量大幅增加,“金豆”等產品實際含金量低于宣傳標識等情況大量發生。
一些黃金回收店的工作人員表示,市面上很多小金豆純度不足,店內已不再回收金豆。
也有沉迷攢金豆的消費者將金豆送去打首飾時發現金豆純度不足。
因此在選購金飾品牌時,還需要注意品牌是否有完善的售后保障和統一的產品標準。
Q3:“一口價”值不值得買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買金,各家金店也爭相推出克重輕、售價低、設計感更強的金飾產品,來迎合年輕人的喜好。
這些好看又輕巧的黃金飾品,往往不按克重計價,而是“一口價”,即售價包含工費在內,品牌不再披露具體的工費數據。
比如最近熱銷的黃金轉運珠,通常就屬于“一口價”產品。
但在2023年全國的黃金首飾消費投訴【進入黑貓投訴】中,“一口價”黃金計價模式不透明也成為新出現的問題。
我們統計了小金豆、轉運珠、戒指、項鏈等黃金首飾的單位售價情況,發現這類“一口價”產品和國內黃金價格、回購價差異最大。
如轉運珠的單位售價(克價),有些甚至達到千元左右。
在熱銷金飾產品的討論區,我們看到一些消費者表示買金飾算不上投資,主要是作為禮物送人,但也有消費者吐槽這類金飾定價過高,“到手就虧”。
某品牌在售的龍年黃金轉運珠。
即便如此,在周大福、周生生、周六福等品牌金店,小金豆、轉運珠等“一口價”黃金飾品依然是最暢銷的產品,單款產品僅是線上旗艦店的月銷量就在幾千件。
當然,價格不是決定商品銷售的唯一因素,從外觀來看,轉運珠等產品的設計較傳統黃金有新意,而因為重量偏輕、總價較低,千元左右就能購入一件金飾品,也獲得了較多年輕人的偏好。
Q4:黃金價格還會上漲嗎
3月以來,國內黃金價格從480元/克一路躥升,截至3月11日午盤價已達到507.54元/克的歷史高點。
早在春節期間,各大品牌的首飾黃金價格已從2023年年初的400多元每克漲至超600元每克,未來金價是否還會繼續上漲?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觀察影響金價最關鍵的影響因素——美債利率和美元的走勢。
黃金本身不產生利息,它和美元都是央行儲備資產,二者存在替代效應。當美聯儲的加息預期升溫,金價往往會下跌;當降息預期上升,金價往往會上升。
而市場預期美聯儲將選擇什么樣的貨幣政策,又受到美國經濟數據、通脹率的影響。
最近這一波黃金走勢上升,就和市場對于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升溫有關。
不久前,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稱美國2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7.5萬人,高出預期的20萬人,但同時失業率意外從3.7%升至3.9%。華創證券、匯豐銀行中國均分析認為,這是美國經濟軟著陸的表現,有利于美聯在儲在未來實施降息。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3月7日發言表示,美聯儲距離獲得開始降息所需的信心“不遠了”,暗示未來幾個月美聯儲可能會考慮下調利率。
隨著降息預期升溫,國際金價也就隨之走高。同時,今年2月中旬以來,美元指數從104.96下滑至102.87,這也支持金價的上升。
匯豐銀行中國認為本波金價漲勢相較于利率和美元指數的回落存在超漲。相較美元、美債收益率的回落幅度,金價的彈升幅度較大。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CFTC)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黃金投機基金大幅增加,黃金期貨和期權非商業凈多頭頭寸達9周高位。交易性因素很可能是推升本波金價走勢的一大因素。
本周公布的2月份美國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和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數據是關鍵的數據點,目前對于金價是否會繼續上漲,還不能貿然下判斷。
如果通脹數據仍然偏高,那么黃金價格可能有所回調。
對普通消費者而言,金飾消費和黃金投資完全不同。業內人士指出,想要投資黃金,首先需要具備基本的相關知識,對貴金屬市場充分了解才能入場。
因此,黃金消費雖熱,但盲目囤貨、跟風“買金”不可取。
欄目主編:尤莼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