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雉馴童
狎雉馴童 (狎雉馴童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xiá zhì xùn tóng,狎雉馴童是中性詞。。。。

拼音讀音
拼音xiá zhì xùn tóng
怎么讀
注音ㄒ一ㄚˊ ㄓˋ ㄒㄨㄣˋ ㄊㄨㄥˊˊ
繁體狎雉馴童
出處漢魯恭宰中牟,以德化民。時郡國螟蝗傷稼,獨不入其境;有母雉將雛過童子旁,童子仁而不捕。事見《后漢書·魯恭傳》。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贊譽官員的政績。
※ 成語狎雉馴童的拼音、狎雉馴童怎么讀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信口開合 |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 |
全科人兒 |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機;劫:搶劫。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橫眉冷對千夫指 | 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度對待敵人的攻擊。 |
又紅又專 | 具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又掌握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 |
綽有余裕 | 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后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余。 |
舉賢任能 |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處。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動魄驚心 |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