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相憐 |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
背腹受敵 |
指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種景象使人很向往、羨慕。 |
處之泰然 |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zhèn)定。也指對事情無動(dòng)于衷。也作“泰然處之”。 |
無法無天 |
法:法紀(jì);天:天理。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F(xiàn)多形容違法亂紀(jì);不受管束。 |
壞法亂紀(jì) |
破壞法制和紀(jì)律。 |
投石問路 |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無反應(yīng),借以探測情況。后用以比喻進(jìn)行試探。 |
慌里慌張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路無拾遺 |
見“路不拾遺”。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
刀光劍影 |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jiǎng)邮?;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F(xiàn)用于壞人就要行兇;干壞事。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dān)。形容關(guān)系密切,同甘共苦。 |
令人作嘔 |
嘔:想吐;惡心。形容使人厭惡。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滿園春色 |
整個(gè)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法不阿貴 |
法:法律。阿:偏袒;討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權(quán)勢富貴的人。意思是秉公執(zhí)法;不畏權(quán)貴。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
當(dāng)頭棒喝 |
當(dāng)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xué)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yàn)對方的領(lǐng)悟程度?,F(xiàn)在泛指使人震動(dòng)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一覽無余 |
覽: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fā)興起,行動(dòng)果斷迅速 |
朝升暮合 |
零碎賣米。形容生活困難。 |
阿時(shí)趨俗 |
阿:迎合。迎合時(shí)尚和世俗。 |
忠果正直 |
忠誠果斷,持正剛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