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靴搔癢 |
隔著靴子撓癢癢。原為禪宗用語;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未能悟境觸機。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不中肯;不貼切;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不解決問題。 |
藝高人膽大 |
技藝高超的人膽量也大。 |
溝滿壕平 |
形容飽滿。 |
褒善貶惡 |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 |
南轅北轍 |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
防患于未然 |
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生之前。 |
香銷玉沉 |
香、玉:美女;銷:通“消”,消失。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 |
空谷傳聲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立即可以聽到回聲。比喻很快有所反響。 |
壞法亂紀 |
破壞法制和紀律。 |
萬無一失 |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萬:形容很多;失:差錯。 |
雞胸龜背 |
凸胸駝背。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進進出出 |
走進走出,穿進穿出。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
橫拖倒扯 |
猶橫拖倒拽。 |
強顏歡笑 |
心里不暢快,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 |
一彈指頃 |
手指一彈的時間。比喻時間極短暫。 |
廣開言路 |
盡量創造使人們能充分發表意見的條件。 |
風卷殘云 |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