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衣淺帶 |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借指儒者。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 |
不敢茍同 |
茍:茍且。不敢隨便地同事。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 |
轍鮒之急 |
轍鮒: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比喻因厄迫身。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結黨營私 |
營:謀求。互相組成小集團;為謀得個人私利而干壞事。也作“植黨營私。”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 |
費盡心機 |
心機:心思;計謀。指用盡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現指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 |
兵無常勢 |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漫不經心 |
漫:隨便;不受約束;經心:在意;留心。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隨隨便便;不在乎。 |
文山會海 |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
離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見 |
平地一聲雷 |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狂風暴雨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昏聵無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聵:耳朵聽不清楚。眼花耳聾,沒有能力。比喻頭腦糊涂,沒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