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廬 |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
開門見山 |
打開門就看見山。喻指說話作文;一開始就入正題;不繞彎子。 |
條條大路通羅馬 |
比喻采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 |
不敢茍同 |
茍:茍且。不敢隨便地同事。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 |
貧賤不移 |
移:改變。不因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而改變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堅定。 |
響答影隨 |
如應聲和答、形影相隨。比喻兩者緊密相連。 |
犀牛望月 |
比喻見到的不全面。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旁征博引 |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例證。 |
壽元無量 |
壽元:壽命;無量:沒有限度。祝人長壽的頌辭。 |
止于至善 |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
命與仇謀 |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粗制濫造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制。原指產品制作粗糙;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現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量。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足衣足食 |
衣食豐足。指生活富裕。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
無計可施 |
施:施展。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指一點辦法也沒有。 |
反戈一擊 |
反:反轉;調轉;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尖頭橫刃;長柄;像矛。調轉矛頭;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比喻掉轉方向;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 |
息息相關 |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關連。形容非常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