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靴搔癢 |
隔著靴子撓癢癢。原為禪宗用語;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未能悟境觸機。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不中肯;不貼切;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不解決問題。 |
彬彬有禮 |
彬彬:原為文采與質樸兼備貌。形容文雅而有禮貌。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條理。 |
著手回春 |
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也比喻醫術高明。 |
走馬觀花 |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了解。走:跑。 |
結黨營私 |
營:謀求。互相組成小集團;為謀得個人私利而干壞事。也作“植黨營私。” |
明爭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
人心歸向 |
向:歸向,向往。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囊螢照雪 |
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
慷慨悲歌 |
情緒激昂地唱歌,以抒發悲壯的胸懷。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連珠炮 |
連續的火炮。比喻說話很快。 |
水中撈月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顛倒。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過五關斬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