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經 |
正經:莊重;正派。形容態度規矩而莊重。 |
支支吾吾 |
亦作“支支梧梧”。謂說話吞吞吐吐,含混躲閃。 |
學以致用 |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致:使達到;用:實際應用。 |
快馬加鞭 |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比喻快上加快。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起兵動眾 |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銷聲匿跡 |
不出聲;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銷:消失。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鴻鵠將至 |
鴻鵠:天鵝。指學習不專心。現表示將有所得。 |
白日見鬼 |
大白天見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閑、冷落。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穩操勝券 |
穩:穩當地;操:拿著;掌握。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 |
平心而論 |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進入圣賢境界。后來多指學術、技藝、修養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 |
一彈指頃 |
手指一彈的時間。比喻時間極短暫。 |
音容如在 |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形容對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