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外之人 |
度外:心在計度之外。指與某人或某集團沒有關系或關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
敬業樂群 |
專心學習,和同學融洽相處。 |
夸大其詞 |
詞:言論。語言夸張;超過事實。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鍥而不舍 |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
滿腹經綸 |
腹:肚子;經綸:理出絲緒叫經;編絲成繩叫綸。引申為人的才學、本領、謀略等。形容很有學問和才能。 |
八斗之才 |
八斗:指量多;才:才華。舊時比喻人才學豐富;詩文多而華美。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野沒遺賢 |
見“野無遺賢”。 |
一干二凈 |
形容非常干凈;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 |
餓虎吞羊 |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廢書而嘆 |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團團轉 |
回環旋轉,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 |
粗服亂頭 |
粗服:粗布衣服;亂頭:蓬頭亂發。形容不講究修飾。 |
罪上加罪 |
指罪惡更為嚴重。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混一天算一天,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 |
心煩意亂 |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
意興索然 |
索然:全無,空盡。興致全無。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亦作“興致索然”。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昏聵無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聵:耳朵聽不清楚。眼花耳聾,沒有能力。比喻頭腦糊涂,沒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