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方之訓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義方:比喻為人應遵守的道理。教人遵守做人之道的訓言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三年》:“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p>
例子漢·蔡邕《司徒袁公夫人馬氏碑》:“義方之訓,如川之流?!?/p>
基礎信息
拼音yì fāng zhī xùn
注音一ˋ ㄈㄤ ㄓ ㄒㄨㄣˋ
繁體義方之訓
感情義方之訓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假公濟私(意思解釋)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釋)
- 刑期無刑(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意思解釋)
- 人心歸向(意思解釋)
- 平淡無奇(意思解釋)
- 撈一把(意思解釋)
- 鋪天蓋地(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不到黃河心不死(意思解釋)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釋)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釋)
- 鴻儒碩學(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百步穿楊(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鈿合金釵(意思解釋)
- 理直氣壯(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不寧唯是(意思解釋)
- 風風雨雨(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可有可無(意思解釋)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意思解釋)
- 紛紅駭綠(意思解釋)
- 轟轟烈烈(意思解釋)
※ 義方之訓的意思解釋、義方之訓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正本溯源 | 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溯:尋找。從根本上整頓和尋找原因。 |
身無分文 | 形容非常貧窮。 |
一路風塵 | 形容旅途辛苦。 |
畏縮不前 | 畏懼退縮,不敢前進。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厭其多。 |
丑聲遠播 | 壞名聲傳播得很遠。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 |
臭名遠揚 |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丑聲遠播”。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暢,物體不平滑很粗糙。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咄咄逼人 | ①氣勢洶洶;盛氣凌人;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咄咄:表示驚奇的聲音。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令人驚詫。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
多情善感 | 感情豐富,容易傷感。 |
救經引足 | 經:自縊,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 |
室徒四壁 |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喻貧窮。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倒裳索領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之子于歸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F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 九州:指全中國。月亮普照全中國,而人間苦樂不同,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老牛舐犢 | 舐:舔;犢:小牛。老牛舔著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憐愛兒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