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聲玉色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人的堅貞品格和操守。
出處《尚書大傳》第四卷:“千七百七十三諸侯,皆莫不磬折玉音,金聲玉色。”
例子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管寧傳》:“經危蹈險,不易其節,金聲玉色,久而彌彰。”
基礎信息
拼音jīn shēng yù sè
注音ㄐ一ㄣ ㄕㄥ ㄩˋ ㄙㄜˋ
繁體金聲玉色
感情金聲玉色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金聲玉服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心有余而力不足(意思解釋)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釋)
- 望塵莫及(意思解釋)
- 色飛眉舞(意思解釋)
- 物腐蟲生(意思解釋)
- 陳言務去(意思解釋)
- 動蕩不定(意思解釋)
- 明爭暗斗(意思解釋)
- 繁文縟節(意思解釋)
- 驚心動魄(意思解釋)
- 大樹將軍(意思解釋)
- 苦口之藥(意思解釋)
- 火燭銀花(意思解釋)
- 不治之癥(意思解釋)
- 戶告人曉(意思解釋)
- 道山學海(意思解釋)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釋)
-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單刀直入(意思解釋)
- 餓殍遍野(意思解釋)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意思解釋)
- 倒懸之急(意思解釋)
※ 金聲玉色的意思解釋、金聲玉色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剛正不阿 | 剛:剛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鶴立雞群 |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 |
難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膽寒發豎 | 形容恐怖之極。 |
經緯天下 |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扶搖直上 | 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 |
魚死網破 |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眾建賢才 | 建:建樹;賢才:優秀的人才。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 |
舞刀躍馬 | 揮舞刀槍,縱躍戰馬。比喻奮勇作戰。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湖光山色 | 湖水風光;山巒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惴惴不安 |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五花八門 |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 |
踉踉蹌蹌 |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
勿謂言之不預 |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