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鮒得水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絕處逢生,有所憑借。同“涸魚得水”。
出處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六節:“雖然,以當時久困地獄,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驟聞此語,殆如涸鮒得水,籠鳥脫樊,且距且躍,且汗且喘。”
基礎信息
拼音hé fù dé shuǐ
注音ㄏㄜˊ ㄈㄨˋ ㄉㄜˊ ㄕㄨㄟˇ
繁體涸鮒得水
感情涸鮒得水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危難得到解決時。
近義詞枯木逢春、涸魚得水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眼空一世(意思解釋)
- 憂喜交集(意思解釋)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釋)
- 發綜指示(意思解釋)
- 喜新厭舊(意思解釋)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釋)
- 極重不反(意思解釋)
- 懸崖勒馬(意思解釋)
- 鋪天蓋地(意思解釋)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少(意思解釋)
- 粗服亂頭(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釋)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釋)
- 十惡不赦(意思解釋)
- 珠玉之論(意思解釋)
- 雷霆萬鈞(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舉直錯枉(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古往今來(意思解釋)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解釋)
- 鳳協鸞和(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性命攸關(意思解釋)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釋)
※ 涸鮒得水的意思解釋、涸鮒得水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 |
意氣風發 | 意氣:意志和氣概;風發:形容俊偉豪邁。形容氣概豪邁;精神振奮。 |
哀而不傷 |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后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雅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
鬼爛神焦 | 形容火災慘烈,眾多的人被燒死。 |
飛檐走壁 |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
敲詐勒索 |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魚死網破 |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陽春白雪 | 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顛倒。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孜孜不倦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前仆后繼 |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
材優干濟 | 指才能優異,有干練的辦事能力。 |
孤注一擲 | 注:賭注;賭博時所押上的錢;孤注:賭錢的人在輸急時把所有的錢并在一起作為賭注;擲:這里指賭錢時擲骰子。賭徒在輸急了的時候把所有的錢并作一次押上去;以決最后輸贏。比喻在危急時用盡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險。 |
末大必折 | 謂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屬權重,危及上級。 |
扯旗放炮 | 比喻公開張揚。 |
遙遙無期 | 遙遙:很遠。指日期遙遠得很。說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
息兵罷戰 | 兵:打仗。停止或結束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