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履倒施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冠:帽子;履:鞋子。比喻上下顛倒,尊卑不分。
出處明·李贄《<忠義水滸傳>序》:“蓋自宋室不競,冠履倒施,大賢處下,不肖處上。”
基礎(chǔ)信息
拼音guān lǚ dào shī
注音ㄍㄨㄢ ㄌㄩˇ ㄉㄠˋ ㄕ
感情冠履倒施是貶義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冠履倒置、冠履倒易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釋車下走(意思解釋)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釋)
- 首身分離(意思解釋)
- 富貴不淫,威武不屈(意思解釋)
- 蠢蠢欲動(意思解釋)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意思解釋)
- 志滿意得(意思解釋)
- 浪費筆墨(意思解釋)
- 有權(quán)有勢(意思解釋)
- 一寸光陰一寸金(意思解釋)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釋)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釋)
- 十惡不赦(意思解釋)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意思解釋)
- 珠還合浦(意思解釋)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釋)
- 鮮血淋漓(意思解釋)
- 任憑風(fēng)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意思解釋)
- 快人快語(意思解釋)
- 愛毛反裘(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細水長流(意思解釋)
- 背鄉(xiāng)離井(意思解釋)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薪盡火滅(意思解釋)
- 魂飛天外(意思解釋)
- 望塵靡及(意思解釋)
※ 冠履倒施的意思解釋、冠履倒施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在此一舉 | 在:在于,決定于;舉:舉動,行動。指事情的成敗就決定于這一次的行動。 |
揚眉吐氣 | 揚眉:揚起眉頭;吐氣:吐出怨氣、悶氣。形容擺脫壓抑心情后的高興;得意的神情。 |
期頤之壽 | 期頤:百年。高壽的意思。 |
眾多非一 | 指類別甚多,不止一種。 |
犬馬戀主 | 喻臣下眷懷君上。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負擔(dān)重。猶言力不勝任。 |
過五關(guān),斬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fā)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
處實效功 | 處:辦理。效:效驗,效果。功:功績,成效。處理事情從實際出發(fā),講究功效。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nèi)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dāng)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xiàn)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jīng)拿定主義。 |
鋪天蓋地 | 鋪:把東西散開;蓋:籠罩;遮蔽。遮住天;蓋住地。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來勢猛烈。也作“遮天蓋地”。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zhí)。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shù)不多。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fù)、累贅。 |
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
南征北戰(zhàn),東蕩西殺 | 征:征戰(zhàn);蕩:掃蕩。形容轉(zhuǎn)戰(zhàn)南北,奮勇殺敵。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一覽無余 | 覽: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老牛舐犢 | 舐:舔;犢:小牛。老牛舔著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憐愛兒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