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知反的成語故事

拼音mí tú zhī fǎn
基本解釋迷途:迷路;反:反回。迷了路知道回來。比喻犯了錯誤能改正。
出處《南史 陳伯之傳》:“夫迷途知反,往哲是與。”
迷途知反的典故
南朝齊刺史陳伯之在齊滅亡后并沒有被梁武帝蕭衍撤換,他在部下鄧繕的唆使下起兵反梁被梁軍打敗,就投降了北魏,當了平南將軍進攻梁。蕭衍的弟弟蕭宏奉命北伐,在壽陽對峙,蕭宏為爭取陳伯之,叫丘遲給他寫信勸他迷途知反。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迷途知反)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捻神捻鬼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1卷:“婆婆捻神捻鬼的叫噤聲!” |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綠林大盜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1回:“既作綠林大盜,便與那偷貓盜狗的不同。” |
食不充口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無那晚夕的。” |
走馬觀花 |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窮鄉僻壤 | 宋 曾鞏《敘盜》:“窮鄉僻壤、大川長谷之間,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錢,無告糴之所。” |
無法無天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珍大奶奶是個老實頭,個個人都叫他養得無法無天的。” |
群龍無首 | 《周易 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
識字知書 | 清·李漁《奈何天·慮婚》:“莫說別個,就是闕忠輩呵,一般也貌昂藏,識字知書,怎奈這命低微,執鐙隨鞭。” |
性急口快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這話也說得是,那么著,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