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ì zhī bù jiàn,tīng zhī bù wén
基本解釋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
暫未找到成語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戒驕戒躁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 |
陳言務去 | 唐 韓愈《答李翊書》:“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 |
風流才子 | 唐 元稹《鶯鶯傳》:“清潤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
因噎廢食 | 漢 劉向《說苑》:“一噎之故,絕谷不食。” |
自食其果 | 茅盾《〈呼蘭河傳〉序》:“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 |
命與仇謀 | 唐·韓愈《進學解》:“命與仇謀,取敗幾時。” |
難上加難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七回:“所有上條陳一事,竟是難上加難。” |
有目共睹 | 清 錢謙益《錢牧齋尺牘 上卷 與王貽上之一》:“惟有日、貝葉,清閑送老。世間文字茫茫如前塵積卻,門下散花落彩如卿云在天,有目共睹。” |
互通有無 | 唐 韓愈《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
風急浪高 | 《文匯報》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濤洶涌,風急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