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無二價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ì wú èr jià
基本解釋買賣沒有兩種價錢,買賣公道,不欺騙人。形容社會風(fēng)氣好。亦作“市不二價”。
出處《漢書·王莽傳上》:“又奏為市無二價,官無獄訟。”
市無二價的典故
西漢末年,王莽得到“安漢公”封號后就毒死漢平帝,自稱假皇帝,立2歲的劉嬰為太子。他夢想自己能當(dāng)真皇帝,派8個風(fēng)俗使下去了解民情。這些風(fēng)俗使回京討好王莽說百姓們豐衣足食、盜賊絕跡,真是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市場買賣公平,市無二價。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市無二價)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閎意妙指 | 清·龔自珍《六經(jīng)正名》:“《孝經(jīng)》者,曾子以后,支流苗裔之書,平易泛濫,無大疵,無閎意妙指,如置之二戴所錄中,與《坊記》、《緇衣》、《孔子閑居》、《曾子天圓》比,非《中庸》、《祭義》、《禮運(yùn)》之倫也。” |
恨鐵不成鋼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6回:“只為寶玉不上進(jìn),所以時常恨他,也不過是‘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
失敗是成功之母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經(jīng)驗對于干部是必需的,失敗是成功之母。” |
轍鮒之急 |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外物篇》:“車轍中有鮒魚焉,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敵眾我寡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qiáng)。” |
患難與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
曉以大義 | 吳玉章《從甲午戰(zhàn)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第十四篇:“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合欲曉以大義。” |
高步闊視 | 清·袁枚《新齊諧·冷秋江》:“果見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闊視,持大扇擊手作拍板,口唱《大江東》,于于然來。群鬼盡散。” |
大樹將軍 | 《后漢書·馮異傳》:“諸將軍并坐論功,異常獨(dú)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
十全大補(bǔ)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85回:“只見一個醫(yī)生在那里和他診脈,開了脈案,定了一個十全大補(bǔ)湯加減,便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