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薪之患的成語故事

拼音cǎi xīn zhī huàn
基本解釋病了不能打柴。自稱有病的婉辭。
出處見“采薪之憂”。
采薪之患的典故
大觀園內整天吃喝玩樂,日子有點單調,探春在采薪之患時突發奇想,想組織一個詩社,以打發這無聊的時光,于是給寶玉、黛玉、寶釵等寫信,邀請他們參加。寶玉特別喜歡吟詩作賦,欣然參加,于是他們就組成七人的海棠社。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采薪之患)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半途而廢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
短褐不全 | 唐·盧照鄰《對蜀父老問》:“藜羹不厭,短褐不全,庸非貧賤乎?” |
隨行就市 | |
眾多非一 | 漢 王充《論衡 別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廟,眾多非一,故喻以百官。” |
一夕一朝 | 《朱子語類》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謂:臣弒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
亦復如是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劉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撫御,一日雖有數千人歸投,其逃散而去,亦復如此。所以卒無所建。” |
見多識廣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還是大家寶眷,見多識廣,比男子漢眼力,到勝十倍。” |
心灰意冷 | 清 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非有堅定之力,則一經挫折,心灰意冷。”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樂府詩集·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男女授受不親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