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貴洛陽的成語故事

拼音zhǐ guì luò yáng
基本解釋比喻著作有價值,流傳廣。
出處《晉書·左思傳》:“于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紙貴洛陽的典故
西晉文學(xué)家左思勤奮好學(xué),他的文章以辭藻華麗而出名。他寫《齊都賦》時就小有名氣,作為“著作郎”,花費十年時間寫成《三都賦》。當(dāng)時著名學(xué)者皇甫謐及張載、衛(wèi)王灌、張華等為之批注作序,一時洛陽抄寫該書成為時尚造成紙價上漲。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紙貴洛陽)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食不充口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無那晚夕的。” |
價值連城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
翩翩起舞 | 唐 李白《高句驪》:“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漏洞百出 | 姚雪垠《<歧路燈>序》:“我們從《歧路燈》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種世俗人物,同時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
蝶粉蜂黃 | 唐·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涂額藉蜂黃。” |
驚心動魄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上卷:“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
肝膽過人 | |
十全大補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85回:“只見一個醫(yī)生在那里和他診脈,開了脈案,定了一個十全大補湯加減,便去了。” |
顧影弄姿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江城》:“二姊葛氏,為人狡黠善辨,顧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忌與埒。姊妹相逢無他語,惟各以閫威自鳴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