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揚得意的成語故事

拼音yáng yáng dé yì
基本解釋形容十分得意的樣子。
出處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隋煬帝逸游召譴》:“獨楊素殘忍深刻,揚揚得意,以為‘太子由我得立’。”
揚揚得意的典故
晏嬰,字平仲,人稱晏子,春秋時齊國人。他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的相國,以節(jié)儉、身體力行為齊國人尊重。晏嬰去世后,孔丘曾贊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傳世《晏子春秋》,是戰(zhàn)國時人搜集有關(guān)他的言行編輯而成。
當(dāng)晏嬰為齊景公的宰相時,有一天晏嬰出門,他的車馬剛好路過馬車夫的家,車夫的妻子從門縫偷看她的丈夫。她那為宰相駕車的丈夫,坐在華麗的車蓋下,趕著馬車,神氣活現(xiàn)、得意揚揚,一副驕傲自滿的樣子。
等到車夫回家后,妻子請求離去,再也不想回來了。車夫問為什么,妻子說:“晏子身高不到六尺長,卻當(dāng)了齊國宰相,名聞天下,各國諸侯都知道他,敬仰他。今天我看他的時候,志慮深遠(yuǎn),不時有著謙虛的神情。你身高八尺,只是人家的車夫,卻自鳴得意,這就是我為什么要離開你的原因。”
自從聽了他妻子的話后,車夫駕車的態(tài)度逐漸轉(zhuǎn)變了,處處顯得謙虛和藹。晏子觀察到車夫的變化后,覺得奇怪,就問他原因何在,車夫便如實地說了。
晏嬰贊賞他聽到諫勸,能夠馬上改過的精神,認(rèn)為是一個值得任用的人,于是推薦他當(dāng)了齊國的大夫。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揚揚得意)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日理萬機 | 明 余繼登《典故紀(jì)聞》第二卷:“朕日理萬機,不敢斯須自逸,誠思天下大業(yè)以艱難得之,必當(dāng)以艱難守之。” |
喜笑顏開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又行了兩日,方到常山,徑入府中,拜謁顏太守。故人相見,喜笑顏開。” |
節(jié)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jié)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人才濟(jì)濟(jì)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閏臣見人才濟(jì)濟(jì),十分歡悅。” |
超俗絕世 | 漢·趙壹《非草書》:“夫杜崔張之,皆有超俗絕世之才,博學(xué)余暇游手于斯。” |
僧多粥少 | 王朔《浮出海面》:“國家有困難,僧多粥少,為國分憂嘛。” |
顧后瞻前 | 《封神演義》第五三回:“你往我來,遭著兵刃命隨傾;顧后瞻前,錯了心神身不保。”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 謝扶民《壯族人民優(yōu)秀的兒子韋拔群》:“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于是雙方的隨員就對打起來了。” |
皮開肉綻 | 元 鄭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開肉綻碎了骨頭。” |
必由之路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宋 朱熹注:“義者行事之宜,謂認(rèn)路,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而不可須臾舍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