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樂的成語故事

拼音mí mí zhī lè
基本解釋同“靡靡之音”。
出處《韓非子·十過》:“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先此聲者,其國必削。”《史記·殷本紀》:“于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
靡靡之樂的典故
春秋末年,晉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華的宮殿。衛靈公帶涓樂師前去祝賀,席間涓樂師把在濮水邊聽來的樂曲彈了一遍。晉國的曠樂師馬上制止說是商末延樂師為紂王所作的靡靡之音,聽了會沉湎聲色中。3年后,晉平公因貪色而亡。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靡靡之樂)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可勝舉 |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傳世者雖不可勝舉。”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為隋臣,不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不能報仇,而事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
幫倒忙 | 浩然《艷陽天》第94章:“無形中,你們是幫倒忙,往我馬之悅這邊兒趕人哪!” |
憂喜交集 | |
長夜之飲 | 《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 |
炙手可熱 | 唐 杜甫《麗人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
玩世不恭 | 明 李開先《雪蓑道人傳》:“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風韻,只是玩世不恭,人難親近耳。” |
朝令夕改 | 唐 元稹《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煩,自非有為而為。”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滿招損,謙受益 | 《尚書 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