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耦的成語故事

拼音èr wǔ ǒu
基本解釋耦:兩人耕地,比喻朋比為奸。比喻狼狽為奸。
出處春秋 魯 左丘明《左傳 莊公二十八年》:“二五耦。”
二五耦的典故
晉獻公時期,晉國內部矛盾很尖銳,斗爭很激烈。晉獻公的妾驪姬勾結獻公所寵幸的梁五和東關憵五,替自己的兒子奪取君位。當時人稱之為“二五耦”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二五耦)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任人唯親 |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過去張國燾的干部政策與此相反,實行‘任人唯親’,拉攏私黨,組織小派別。” |
懸而未決 | 孫中山《救國之急務》:“已將一切問題決定,惟有如何處置國會一層,懸而未決。” |
不驕不躁 | 毛澤東《中共中央關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只要同志們對于軍事政策(行動和作戰)和團結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錯誤,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是完全有辦法的。” |
骨肉離散 | 《詩經 唐風 杕杜序》:“《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 |
荒淫無恥 | 徐遲《狂歡之夜》:“在這座最莊嚴的城中,卻有著一群荒淫無恥的,丑態百出的,傷天害理的,窮兇極惡的衣冠禽獸。” |
遺形藏志 | 漢·嚴遵《道德指歸論·上德不德》:“遺形藏志,與道相得。” |
人心歸向 | 《晉書·熊遠傳》:“人心所歸,惟道與義。” |
大失所望 | 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
詐奸不及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正在五岳樓下來,撞見個奸詐不及的,把娘子攔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廝帶將許多詐奸不及的三二十人,逕入家里,來宅子后看了,便要發遣我們出去,他要來住。” |
白發蒼蒼 | 唐 韓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白發蒼蒼,而齒牙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