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斧班門的成語故事

拼音nòng fǔ bān mén
基本解釋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lǐng),不自量力。
出處唐 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于班、郢之門,斯強(qiáng)顏耳。宋 歐陽修《與梅圣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弄斧班門的典故
唐代“詩仙”李白酒醉落江而死,葬在當(dāng)涂牛渚山上的采石磯。歷代文人墨客均在此留詩憑吊,明朝詩人梅之渙有自知之明,題詩“采石江邊一坯土,李白詩壇耀千古。來的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掉大斧。”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弄斧班門)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捻神捻鬼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1卷:“婆婆捻神捻鬼的叫噤聲!” |
長命富貴 | 《舊唐書 姚崇傳》:“經(jīng)云:‘求長命得長命,求富貴得富貴。’”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冀傳》:“少為貴戚,逸游自恣。” |
意氣風(fēng)發(fā) |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凌殘,義氣風(fēng)發(fā)。” |
算無遺策 | 《晉書 桓玄傳》:“自謂經(jīng)略指授,算無遺策。” |
照葫蘆畫瓢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投石問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2回:“此名為‘投石問路’。下面或是有溝,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實(shí)地,再沒有聽不出來的。” |
極重不反 |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今《大學(xué)》之為圣經(jīng),已成極重不反之勢。” |
鐵面無私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個‘監(jiān)社御史’,鐵面無私才好。” |
毀于一旦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百年累之,一朝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