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知己的成語故事

拼音zhī bǐ zhī jǐ
基本解釋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
出處先秦 孫武《孫子 謀攻》:“知己知彼者,百戰(zhàn)不殆。”
知彼知己的典故
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著書《兵法》,認為使敵人舉國完整的屈服就是上策,出兵打破那個國家就要差一些。要善于運用計謀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同時做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百戰(zhàn)百勝還不是最高明的,只有不通過戰(zhàn)斗而使敵人屈服才高明。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知彼知己)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銷聲匿跡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
辭簡意足 | 元·白珽《湛園靜語·葉水心》:“如此數(shù)卷,辭簡意足,一坐駭然。” |
列風(fēng)淫雨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練字》:“《尚書大傳》有‘別風(fēng)淮雨’,《帝王世紀》云‘列風(fēng)淫雨’;‘別’、‘列’、‘淮’、‘淫’,字似潛移;‘淫’‘列’義當(dāng)而不奇,‘淮’‘別’理乖而新異。 |
云天霧地 | 周立波《山鄉(xiāng)巨變》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還強一色。就是有點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點云天霧地。”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見危致命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
酒后茶余 | 魯迅《而已集 黃花節(jié)的雜感》:“從別的地方--如北京,南京,我的故鄉(xiāng)--的例子推想起來,當(dāng)時大概有若干人痛惜,若干人快意,若干人沒有什么意見,若干人當(dāng)作酒后茶余的談助的罷。” |
酒能亂性 | 清·無名氏《說呼全傳》第16回:“酒能亂性,色是敗真。財乃致命,氣動殺身。” |
婆婆媽媽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1回:“寶玉,你忒婆婆媽媽的了。” |
赴湯蹈火 | 晉 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