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宇軒昂的成語故事

拼音qì yǔ xuān áng
基本解釋氣宇:氣魄;軒昂:精神飽滿;氣度不凡的樣子。形容精神飽滿;氣概不凡。
出處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生得豐姿瀟灑,氣宇軒昂,飄飄有出塵之表。”
氣宇軒昂的典故
遠在公元208年七月,劉備兵敗當陽,奔往夏口。當時孫權光聽說過諸葛亮的大名,卻沒見過他本人。雖說博望燒屯,火焚新野布置得十分出色,但諸葛亮畢竟只有二十七八歲,這么大的戰爭,劉備只派他一個人來“聯合”抗曹,夠份量么?東吳也是謀士如云,能不能比得上他呢?孫權聽完了魯肅的回報,不冷不熱地說了一句:“叫他先見識見識我們東吳的才俊!”并事先知會了東吳的謀士們在外廳等候。諸葛亮泰然自若地跟著魯肅進去了,一一做過介紹后,坐了下來。東吳的一班謀士開始仔細打量諸葛亮。張昭等人見諸葛亮豐神秀逸,氣概非凡(這是氣宇軒昂的意思,原文就是此成語了。原文為“張昭等見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到此人必來游說。于是,便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舌戰。結果,東吳的一班謀士在諸葛亮時而談笑風生,時而義正辭嚴的回擊下,一一敗下陣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舌戰群儒”的故事。從此以后孫劉聯盟結成,共同對抗北方的曹操,是三國歷史的一個重要的事件。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氣宇軒昂)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隨行就市 | |
紙老虎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4回:“猶之世俗所稱紙老虎,望之若真,未嘗不可欺人于一時,決不能持于久遠。” |
日日夜夜 | 洪深《青龍潭》第二幕:“這里,劉秀三日日夜夜的車水,車的暈倒在水車上。” |
余波未平 | |
骨肉離散 | 《詩經 唐風 杕杜序》:“《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 |
四書五經 | 漢 班固《白虎通 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 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
舉重若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不僧不俗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時沒眼色,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豈不誤了終身?” |
辭簡意足 | 元·白珽《湛園靜語·葉水心》:“如此數卷,辭簡意足,一坐駭然。” |
不三不四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可見元宵之夜,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的,不一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