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得水的成語故事

拼音jiāo lóng dé shuǐ
基本解釋蛟:古代傳說中的無角龍。傳說蛟龍得水就能興云作霧;飛騰上天。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
出處管仲《管子 形勢》:“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龍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載也。”
蛟龍得水的典故
北魏時期,朝廷決定南征,急需將才,尚書李沖受命挑選將領,小官吏楊大眼要求率軍出征。李沖認為他的資歷不夠,楊大眼當眾表演自己捷走如飛,他的武藝高強征服了李沖,當即任命他為主帥,取得了很大的勝利,讓他蛟龍得水。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蛟龍得水)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輪扁斫輪 | 《莊子·天道》:“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斫輪于堂下。” |
經邦論道 | 《隋書 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邦論道,自顧缺然。” |
石枯松老 | 金·丘處機《水龍吟·道運》詞:“海移山變,石枯松老。” |
引鬼上門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卻叫得‘引鬼上門’,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罷了。” |
反唇相稽 | 漢 賈誼《治安策》:“婦姑不相說(悅),則反唇而相稽。” |
孤身只影 |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 |
肝膽過人 | |
囊螢照雪 | 《晉書·車胤傳》:“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
危急關頭 |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對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關頭毫不猶豫地站在我一邊。” |
常年累月 |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內地常年累月鬧著兵禍、官災、綁票、械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