歿而不朽的成語故事

拼音mò ér bù xiǔ
基本解釋歿:死。人雖然死了,名聲或事業長存。
出處唐·白居易《與劉總詔》:“卿之先父,為朕元臣,大節殊功,歿而不朽。”
暫未找到成語歿而不朽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歿而不朽)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物阜民安 | 《后漢書·劉陶傳》:“夫欲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 |
人才濟濟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閏臣見人才濟濟,十分歡悅。” |
憂喜交集 | |
殺手锏 | 艾煊《大江風雷》第四部:“他認為這是最后最厲害的殺手锏,這兩句話拋出去,可以使楊大新理屈詞窮,啞口無言。” |
光前耀后 | 元·亢文苑《一枝花·為玉葉兒作》:“大丈夫崢嶸恁時候,扶湯佐周,光前耀后,直教萬古清名長不朽。” |
多謀善慮 | 清·李漁《凰求鳳·畫策》:“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何不替我籌度一番,行了這個方便也好。” |
德容言功 | 語出《禮記·昏義》。見“德言容功”。 |
正身明法 | 《晉書 元帝紀》:“二千石令長當袛奉舊憲,正身明法,抑齊豪強,存恤孤獨,隱實戶口,勸課農桑。” |
勞民傷財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 |
秣馬厲兵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六年》:“搜乘補卒,秣馬利兵,修陳固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