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鑷子的成語故事

拼音quē kǒu niè zǐ
基本解釋鑷子用以拔毛,缺口鑷子則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嗇鬼。
出處宋蘇軾《與陳季常書》之十二:“彼不相知者,視仆之饑飽,如觀越人之肥瘠耳。鄉(xiāng)諺有云‘缺口鑷子’者,公識之。”
暫未找到成語缺口鑷子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缺口鑷子)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日理萬機 | 明 余繼登《典故紀聞》第二卷:“朕日理萬機,不敢斯須自逸,誠思天下大業(yè)以艱難得之,必當以艱難守之。” |
輪扁斫輪 | 《莊子·天道》:“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斫輪于堂下。” |
憂喜交集 |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形影相顧 | 《晉書·桓溫傳》:“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顧,隕越無地。” |
杜絕言路 | 《后漢書·袁紹傳》:“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 |
止沸益薪 | 明·李贄《為黃安二上人書》之三:“對高潔人談高潔,已為止沸益薪,況高潔十倍哉!” |
流離顛沛 | 宋 洪邁《容齋續(xù)筆 杜老不忘君》:“前輩謂杜少陵當流離顛沛之際,一飯未嘗忘君。” |
沒里沒外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沒里沒外,不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 |
困而不學 | 《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