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下阿蒙的成語故事

拼音wú xià ā méng
基本解釋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出處晉 虞溥《江表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吳下阿蒙的典故
三國時,據有江東六郡的孫權,手下有位名將叫呂蒙。他身居要職,但因小時候依靠姐夫生活,沒有機會讀書,學識淺薄,見識不廣。有一次。孫權對呂蒙和另一位將領蔣欽說:“你們現在身負重任,得好好讀書,增長自己的見識才是。呂蒙不以為然他說:“軍中事務繁忙,恐怕沒有時間讀書了。”孫權開導說:“我的軍務比你們要繁忙多了。我年輕時讀過許多書,就是沒有讀過《周易》。掌管軍政以來,讀了許多史書和兵書,感到大有益處。當年漢光武帝在軍務緊急時仍然手不釋卷,如今曹操也老而好學。希望你們不要借故推托,不愿讀書。”孫權的開導使呂蒙很受教育。從此他抓緊時間大量讀書,很快大大超過一般儒生讀過的書。一次,士族出身的名將魯肅和呂蒙談論政事。交談中魯肅常常理屈詞窮,被呂蒙難倒。魯肅不由輕輕地拍拍呂蒙的背說:“以前我以為老弟不過有些軍事方面的謀略罷了。現在才知道你學問淵博,見解高明,再也不是以前吳下的那個阿蒙了!”呂蒙笑笑:“離別三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今天老兄的反應為什么如此遲鈍呢?”接著,呂蒙透徹地分析了當前的軍事形勢,還秘密地為魯肅提供了三條對策。魯肅非常重視這些對策,從不泄露出去。后來,孫權贊揚呂蒙等人說:“人到了老年還能像呂蒙那樣自強不息,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一個人有了富貴榮華之后,更要放下架子,認真學習,輕視財富,看重節義。這種行為可以成為別人的榜樣。”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吳下阿蒙)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手舞足蹈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樂則生矣,全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
俯拾即是 | 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
首身分離 | 《戰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離。” |
堂堂一表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爹娘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唐 許渾《咸陽城東樓》詩:“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用心良苦 | 清·錢謙益《題懷麓堂詩鈔》:“孟陽于惡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詩療之,曰:‘此引年之藥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
胸有成竹 |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殺雞取卵 | 希臘《伊索語言 生金蛋的雞》:一個蠢人想殺了雞從雞肚子里取出金塊,從而一下子發大財,結果卻一無所得 |
辭簡意足 | 元·白珽《湛園靜語·葉水心》:“如此數卷,辭簡意足,一坐駭然。” |
連編累牘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雖終日兀坐車中,不發一語,其實連編累牘也寫不了他胸中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