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唇試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頭。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話說出來。
出處《后漢書·宦者呂強傳》:“群邪項領,膏唇試舌,競欲咀嚼,造作飛條。”
基礎信息
拼音gāo chún shì shé
注音ㄍㄠ ㄔㄨㄣˊ ㄕˋ ㄕㄜˊ
繁體膏脣試舌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意思解釋)
- 急中生智(意思解釋)
- 強中自有強中手(意思解釋)
- 夢幻泡影(意思解釋)
- 滿腹經綸(意思解釋)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釋)
- 兵無常勢(意思解釋)
- 流離轉徙(意思解釋)
- 飲水思源(意思解釋)
- 苦口之藥(意思解釋)
- 遁入空門(意思解釋)
- 揚威耀武(意思解釋)
- 飛檐走壁(意思解釋)
- 團團轉(意思解釋)
- 讜言直聲(意思解釋)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釋)
- 密鑼緊鼓(意思解釋)
- 風風雨雨(意思解釋)
- 眾所瞻望(意思解釋)
- 唯利是圖(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膏唇試舌的意思解釋、膏唇試舌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人小鬼大 | 指年紀小而頭腦卻很精明,為人調皮,鬼主意多。 |
天王老子 | 比喻至尊至貴、最有權威的人。 |
聾者之歌 | 聾者學人唱歌,卻聽不到歌聲,無以自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實際上并不了解其中真義。 |
響答影隨 | 如應聲和答、形影相隨。比喻兩者緊密相連。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價值連城 | 價:價格;連城:連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形容物品很珍貴;價值很高。 |
鍥而不舍 |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
普天同慶 | 普:普遍;天:天下;慶:慶賀。普天下共同慶祝。 |
褒善貶惡 |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 |
處實效功 | 處:辦理。效:效驗,效果。功:功績,成效。處理事情從實際出發,講究功效。 |
學而時習之 |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
反老還童 | 反: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神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 |
祖傳秘方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令人滿意 |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 |
死不開口 | 至死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