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討西征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同“東征西討”。
出處唐·楊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學劍,卯歲論兵,以身許國,東討西征。”
例子便休說站驛難為,則怕你東討西征那時節悔。元·劉致《新水令·代馬訴冤》套曲
基礎信息
拼音dōng tǎo xī zhēng
注音ㄉㄨㄥ ㄊㄠˇ ㄒ一 ㄓㄥ
繁體東討西征
感情東討西征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戰爭。
近義詞東征西討、東討西伐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痛痛快快(意思解釋)
- 不驕不躁(意思解釋)
- 浪費筆墨(意思解釋)
- 趕盡殺絕(意思解釋)
- 百戰百勝(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安眉帶眼(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釋)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異寶奇珍(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聰明反被聰明誤(意思解釋)
- 笑貌聲音(意思解釋)
- 會少離多(意思解釋)
- 前仆后繼(意思解釋)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釋)
- 眾所瞻望(意思解釋)
- 似曾相識(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悲不自勝(意思解釋)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意思解釋)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釋)
- 雞毛蒜皮(意思解釋)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釋)
- 變化無方(意思解釋)
※ 東討西征的意思解釋、東討西征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照單全收 | 指按照禮單的數目全部接受。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負擔重。猶言力不勝任。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
形影相顧 | 形:形體;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惡衣惡食 | 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動得心應手。 |
德容言功 | 見“德言容功”。 |
哀而不傷 |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后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雅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
寸步不離 | 寸步:極短的距離。一步也不離開。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離很近;不離前后左右。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有去無回 | 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
白日見鬼 | 大白天見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閑、冷落。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一場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今是昨非 | 現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刀耕火種 |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種子。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也作“火耨刀耕”。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情誼深重。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空話連篇 | 連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話,缺乏具體內容。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