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禍求福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避開災禍而求取幸福。
出處《后漢書 袁紹傳》:“臣不敢畏憚強御,避禍求福,與進(何進)合圖,事無違異。”
例子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93回:“及至臨大節(jié)、當危難,便把這兩個字撇過一邊了,只要全軀保家,避禍求福。”
基礎信息
拼音bì huò qiú fú
注音ㄅ一ˋ ㄏㄨㄛˋ ㄑ一ㄡˊ ㄈㄨˊ
繁體避禍裘福
感情避禍求福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避免災禍。
近義詞避禍就福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經(jīng)幫緯國(意思解釋)
- 林下風致(意思解釋)
- 過五關,斬六將(意思解釋)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意思解釋)
- 明知故問(意思解釋)
- 肝膽欲碎(意思解釋)
- 躡手躡腳(意思解釋)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釋)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釋)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釋)
- 發(fā)號施令(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小(意思解釋)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滿園春色(意思解釋)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釋)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釋)
- 密鑼緊鼓(意思解釋)
- 狂風暴雨(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臨危授命(意思解釋)
- 轟轟烈烈(意思解釋)
- 阿時趨俗(意思解釋)
- 進退維谷(意思解釋)
- 雙管齊下(意思解釋)
- 以身作則(意思解釋)
- 連抵其隙(意思解釋)
※ 避禍求福的意思解釋、避禍求福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引物連類 | 謂引證或引喻某一事物,而連帶及于同類的其它事物。 |
合浦珠還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甕中之鱉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東西。甕:大壇子;鱉:甲魚。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機;劫:搶劫。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將計就計 | 利用對方的計策反過來向?qū)Ψ绞┯嫛?/td> |
天之驕子 | 驕子:寵兒。老天爺?shù)膶檭骸h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天之驕子”;意即匈奴為天所驕寵。現(xiàn)指條件極其優(yōu)越;特別幸運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庖丁解牛 | 庖丁:廚師。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guī)律的人;技術(shù)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
見危致命 | 見“見危授命”。 |
走南闖北 |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蕩。 |
戶告人曉 |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guī)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白草黃云 |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qū)別善惡,愛憎分明。 |
膽大心小 | 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xiàn)天下的大道。 |
天網(wǎng)恢恢 |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不寧唯是 | 寧:請助詞,無義;唯:只是;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華不再揚 | 已開過的花,在一年里不會再開。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jīng)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