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涂而罷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半路上終止。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同“半涂而廢”。
出處唐 韓愈《論淮西事宜狀》:“陛下持之不堅,半涂而罷,傷威損費,為弊必深。”
基礎信息
拼音bàn tú ér bà
注音ㄅㄢˋ ㄊㄨˊ ㄦˊ ㄅㄚˋ
繁體半涂而罷
感情半涂而罷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狀語、定語;比喻做事有始無終。
近義詞半途而廢
反義詞有始有終
英語leave something unfinishe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意思解釋)
- 婦人醇酒(意思解釋)
- 藝高人膽大(意思解釋)
- 羅掘一空(意思解釋)
- 南轅北轍(意思解釋)
- 想望豐采(意思解釋)
- 揚幡擂鼓(意思解釋)
- 有去無回(意思解釋)
- 鴻鵠將至(意思解釋)
- 夫唱婦隨(意思解釋)
- 鐵面無私(意思解釋)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釋)
- 下臨無地(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語重心長(意思解釋)
- 陽春白雪(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共商國是(意思解釋)
- 畫地為牢,議不入(意思解釋)
- 通今達古(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不在話下(意思解釋)
- 呼風喚雨(意思解釋)
- 足不出門(意思解釋)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釋)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釋)
※ 半涂而罷的意思解釋、半涂而罷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二百五 | 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 |
敬業樂群 | 專心學習,和同學融洽相處。 |
節用裕民 | 節約用度,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 |
有膽有識 | 既有膽量又有見識。 |
犀牛望月 | 比喻見到的不全面。 |
荒淫無恥 | 荒淫:貪酒好色。生活糜爛;不知羞恥。 |
存而不議 | 存:保留;議: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嚴明法紀。 |
叫化子 | 乞丐。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神出鬼入 | 出:出現。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 |
汗牛充棟 | 棟:棟宇;房屋。指藏書太多;運輸時可使牛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書籍極多。 |
進道若退 |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顛倒。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平地一聲雷 |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