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首蹙頞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疾首:頭痛;蹙:皺。形容厭惡、痛恨的樣子。
出處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下》:“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
例子《明史·陸昆傳》:“馳騁宴樂,豈知小民疾首蹙頞赴訴之無路。”
基礎(chǔ)信息
拼音jí shǒu cù è
注音ㄐ一ˊ ㄕㄡˇ ㄘㄨˋ ㄜˋ
繁體疾首蹙蹙
感情疾首蹙頞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厭惡痛恨的樣子。
近義詞疾首蹙額
英語knit one's brows and shake one's hea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雨零星散(意思解釋)
- 拉幫結(jié)伙(意思解釋)
- 百川歸海(意思解釋)
- 生龍活虎(意思解釋)
- 饑腸轆轆(意思解釋)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釋)
- 揚威耀武(意思解釋)
- 飛檐走壁(意思解釋)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釋)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釋)
- 敗俗傷風(fēng)(意思解釋)
- 走南闖北(意思解釋)
- 作賊心虛(意思解釋)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釋)
- 黃雀銜環(huán)(意思解釋)
- 懸石程書(意思解釋)
- 死對頭(意思解釋)
- 雷霆萬鈞(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春去冬來(意思解釋)
- 香火姻緣(意思解釋)
- 古往今來(意思解釋)
- 安閑自得(意思解釋)
- 閑情逸致(意思解釋)
- 無稽之談(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出師不利(意思解釋)
※ 疾首蹙頞的意思解釋、疾首蹙頞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繪影繪聲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謹小慎微 | 原指對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謹慎小心的態(tài)度;形容非常謹慎。現(xiàn)指對細小的問題過分小心;流于畏縮。 |
節(jié)用裕民 | 節(jié)約用度,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 |
習(xí)非成是 |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xí)慣了,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fēng)雅的人。 |
玩世不恭 | 舊指因?qū)ΜF(xiàn)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tài)度。玩世:用消極、游戲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
明爭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nèi)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
仰屋著書 | 仰:臉向上;著:寫。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躡手躡腳 | 躡:放輕腳步。形容動作很輕;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隨。 |
牝雞司晨 | 牝雞:母雞;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權(quán)當(dāng)政。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zhí)。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救經(jīng)引足 | 經(jīng):自縊,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大張旗鼓 | 大規(guī)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zhàn)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guī)模和聲勢大;現(xiàn)泛指做事規(guī)模和聲勢很大。 |
祖?zhèn)髅胤?/a>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guī)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草滿囹圄 | 監(jiān)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jīng)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避俗趨新 | 避:舍棄;趨:奔赴,趨向。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 |
扯旗放炮 | 比喻公開張揚。 |
致知格物 | 致知:獲得知識;格物:推究事理。獲得知識,推究事物的原理。 |
雞毛蒜皮 | 比喻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 |
解甲歸田 | 解:脫下;甲:鎧甲。脫掉軍裝;回家種地。 |
經(jīng)緯萬端 | 比喻頭緒極多。 |
地平天成 |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
紅塵客夢 | 紅塵:佛家指人世間。比喻塵世虛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