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期我們學校開展了親子讀書活動,也就是讓同學們與家長共讀一本書,也許在這一期間,有的同學收獲的是快樂,有的同學收獲的是知識,我要感謝這次親子讀書活動,因為在這里,讓我找回了媽媽對我的愛。
記得親子讀書活動開始的之前,我和媽媽的關系并不是很好,我經常生媽媽的氣,因此在家的時候我常常不愿意和媽媽呆在一起,或者說更多的話語。這次活動是要家長和孩子共讀一本書,無奈之下,我就決定,我自己看一章,然后讓媽媽自己看一章,互不干擾又完成任務,不就行了嗎?可是我借的是《魯迅文集》,里面的文章全是白話文,于是,當媽媽接過書拿去看的時候,常常還不到五分鐘,就跑過來詢問:“兒子啊,你借的這本書,我怎么越看越不明白呢?你還是教我讀吧!”我看著媽媽那百般無奈卻又極其認真的的樣子,我竟然忘記了與媽媽的不和,說:“好好好,我這就教你!”我把媽媽拉到沙發上,把書放在我倆中間,剛準備講解,可是,媽媽又叫了起來:“兒子,我眼睛不怎么好使,你放中間,我看不清楚,這樣吧,就像小時侯一樣,你坐在我的腿上,我抱著你,你拿著書,一起讀,這樣行嗎?”聽媽媽這么一說,我竟然愣在了那里,我的臉竟然有點發燙,是啊,已經不記得有多久,沒有和媽媽這么親密了,而是常常處于一種“冷冷”的關系當中……媽媽見我不作聲,溫柔地把我這個子不高的“頑固分子”摟在了懷中。就這樣,我在媽媽的懷里和媽媽一起讀,讀她不明白的地方,我就解釋給她聽。
隨著媽媽那斷斷續續的朗讀聲,我的記憶匣門也隨之被打開……我仿佛回到了小時侯,那時年幼的我常常挨在媽媽的懷里,吵著鬧著要媽媽給我講故事,而媽媽也常常擁著我,一句一句地教我讀故事書。如今媽媽也是這樣抱著我,只是換成我教媽媽讀書了。我思潮起伏,心中忽然有種說不出來的味道,有點內疚,有點甜,有點懊悔,有點酸……“兒子,你怎么了?”“哦,沒什么,媽,您渴了吧?我給您倒杯水去!”轉身取水時,我看見媽媽那疲倦的臉頰上掛著一絲幸福的微笑。
我想這一次是讀書活動讓得到的是書上以外的另一種珍貴的東西——一種我曾經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