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玩捉迷藏吧!”“不要!玩老鷹捉小雞!”“……哈哈……”——-來自多年前的回聲。
“這周的作業如下:一張報紙,一份資料,一篇作文……”回到家中,提起筆開始奮筆疾書。幾個鐘頭過去了,傍晚時分,院子里傳來了孩子的嬉戲聲,吵得人十分煩悶,沒有了思緒。沖到窗前,對外大喊:“玩,玩,玩,一天到晚就知道都在玩!玩什么!討厭!”嘻笑聲靜止了,剛才還天氣尚好,此刻卻忽然變暗,烏云密布。一切聲音都沒有了,本覺得應該高興的我,卻好似有什么東西慢慢消失了……
周一到校,不經意翻看了幾個同學的隨筆,“愁”“不知道如何是好”“傷心”“哎”這些字眼涌入視線,與我所寫的是一個感情色彩。看著這些泛白的紙張,與幾年前明亮的黃色紙張不一樣了。原來有些東西已經悄悄改變了呢!
回家的路上,一個看去約四、五歲的小女孩一下撞到了我,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好澄澈!我不知道,自己內心有個地方,悄悄波動了一下……小女孩又跌跌撞撞地爬遠了,身后的小辮子一抖一抖的,步伐與周圍形色匆匆的路人好不一致,一蹦一跳的。在人群中,好顯眼,卻又好像被忽略。這個身影一直在我腦子里。終又一天,她會告訴我什么,或許,一件被隱埋很久的事。我這樣想……
不經意間,我竟走到了一所幼兒園外。下課了,孩子們都擁了出來,站在人群中,矮矮的他們伸著脖子,疑惑的眼睛大大地睜著尋找父母,然后拉著父母,笑嘻嘻地跟媽媽說著什么,含糊不清,臉上的口水痕還清晰著……
終于,我突然,記憶浮現腦海—“媽媽,媽媽,我給你說,我今天交了個新朋友!我好喜歡她”一路上,我就傻笑著,還躲在媽媽身后,讓媽媽猜我在哪兒?
這一幕幕有多久了,多久沒有為小事這樣開心過了,我總認為成長后就不應該再傻笑,長大過后,就不該再幻想了,但我忘了,童天不在,童話還在;忘了,幻想不在,歡樂還在;也忘了,留份童真給自己……
我以為自己真的長大了,以為游戲與我無關了,以為童真與我無關了,幾年前積攢的糖果紙,許下的傻傻誓言也都與我無關了,但是今天,我發現,這些事,這些夢,我還記得,我還渴望,我還想有份純真,有份童真……
朋友,成長需要成熟,需要現實,但是,若是沒有童真,傷感的你,又能走多遠呢?在這喧囂的世界,在這忙碌的社會,或許,我們真的需要留份童真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