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鶴仙(南劍雙溪樓)
瑞鶴仙(南劍雙溪樓)。宋代。辛棄疾。 片帆何太急。望一點須臾,去天咫尺。舟人好看客。似三峽風濤,嵯峨劍戟。溪南溪北。正遐想、幽人泉石。看漁樵、指點危樓,卻羨舞筵歌席。嘆息。山林鐘鼎,意倦情遷,本無欣戚。轉頭陳跡。飛鳥外,晚煙碧。問誰憐舊日,南樓老子,最愛月明吹笛。到而今、撲面黃塵,欲歸未得。
[宋代]:辛棄疾
片帆何太急。望一點須臾,去天咫尺。舟人好看客。似三峽風濤,嵯峨劍戟。溪南溪北。正遐想、幽人泉石。看漁樵、指點危樓,卻羨舞筵歌席。
嘆息。山林鐘鼎,意倦情遷,本無欣戚。轉頭陳跡。飛鳥外,晚煙碧。問誰憐舊日,南樓老子,最愛月明吹笛。到而今、撲面黃塵,欲歸未得。
片帆何太急。望一點須臾,去天咫尺。舟人好看客。似三峽風濤,嵯峨劍戟。溪南溪北。正遐想、幽人泉石。看漁樵、指點危樓,卻羨舞筵歌席。
歎息。山林鐘鼎,意倦情遷,本無欣戚。轉頭陳跡。飛鳥外,晚煙碧。問誰憐舊日,南樓老子,最愛月明吹笛。到而今、撲面黃塵,欲歸未得。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
清代:
王家樞
疊嶂南環水繞東,危亭兀立草蒙叢。茱萸未插登臨后,籬菊何存感慨中。
從古只聞強項貴,而今偏解折腰工。先生五斗非能浼,氣運難回典午終。
疊嶂南環水繞東,危亭兀立草蒙叢。茱萸未插登臨後,籬菊何存感慨中。
從古隻聞強項貴,而今偏解折腰工。先生五鬥非能浼,氣運難回典午終。
:
黃節
英雄心事托琴中,獨訪孤臺過斷虹。滿地夕陽號朔雁,隔簾人影瘦西風。
秋花晚節多遲暮,古調今彈有異同。不為知音為知志,蒼茫山水月湖東。
英雄心事托琴中,獨訪孤臺過斷虹。滿地夕陽號朔雁,隔簾人影瘦西風。
秋花晚節多遲暮,古調今彈有異同。不為知音為知志,蒼茫山水月湖東。
南北朝:
鄒浩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后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後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唐代:
徐鉉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
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
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
宋代:
釋善珍
營司牽浴柳邊池,玉沫垂銜步較遲。
洗見箭瘢如有恨,將軍忘卻未侯時。
營司牽浴柳邊池,玉沫垂銜步較遲。
洗見箭瘢如有恨,將軍忘卻未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