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丹經
讀丹經。明代。孫作。 服食安可信,丹書皆妄語。欲脫爪發枯,而假金石固。金石本自堅,爪發那免腐。有身即有患,此理不難悟。長生就有術,古來何賢住。神仙五百年,石髓流青乳。服之等天地,千歲不足數。此語信可徵,王烈今在否。旌昜本靜者,好道孰為伍。一朝上青云,千載遺白鼠。當其拔宅時,雞犬亦得去。胡為事蓋棺,牛羊踐丘莽。下士喜聞道,縮口厭清苦。空言愧雜亂,巧辯爭寸縷。所計身后得,未見一分補。始吾甚愛之,窮詰言更沮。仙誠在世間,不見良不喻。
[明代]:孫作
服食安可信,丹書皆妄語。欲脫爪發枯,而假金石固。
金石本自堅,爪發那免腐。有身即有患,此理不難悟。
長生就有術,古來何賢住。神仙五百年,石髓流青乳。
服之等天地,千歲不足數。此語信可徵,王烈今在否。
旌昜本靜者,好道孰為伍。一朝上青云,千載遺白鼠。
當其拔宅時,雞犬亦得去。胡為事蓋棺,牛羊踐丘莽。
下士喜聞道,縮口厭清苦。空言愧雜亂,巧辯爭寸縷。
所計身后得,未見一分補。始吾甚愛之,窮詰言更沮。
仙誠在世間,不見良不喻。
服食安可信,丹書皆妄語。欲脫爪發枯,而假金石固。
金石本自堅,爪發那免腐。有身即有患,此理不難悟。
長生就有術,古來何賢住。神仙五百年,石髓流青乳。
服之等天地,千歲不足數。此語信可徵,王烈今在否。
旌昜本靜者,好道孰為伍。一朝上青雲,千載遺白鼠。
當其拔宅時,雞犬亦得去。胡為事蓋棺,牛羊踐丘莽。
下士喜聞道,縮口厭清苦。空言愧雜亂,巧辯爭寸縷。
所計身後得,未見一分補。始吾甚愛之,窮詰言更沮。
仙誠在世間,不見良不喻。
唐代·孫作的簡介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名作,以字行,一字次知。為文醇正典雅,動有依據。嘗著書十二篇,號為《東家子》。元末避兵吳中,盡棄他物,獨載書兩簏。張士誠廩祿之,旋以母病謝去。明洪武六年聘修《大明日歷》,授編修,乞改太平府教授。召為國子助教,累擢司業,歸卒于家。有《滄螺集》。
...〔
? 孫作的詩(44篇) 〕
:
劉璟
南連吳會北維揚,俯瞰江流萬里長。甘露舊從天上落,慶云時傍日邊翔。
鶯啼淑景園花媚,龍蟄清秋海氣涼。前代英雄籌策處,至今人事幾興亡。
南連吳會北維揚,俯瞰江流萬裡長。甘露舊從天上落,慶雲時傍日邊翔。
鶯啼淑景園花媚,龍蟄清秋海氣涼。前代英雄籌策處,至今人事幾興亡。
清代:
姚燮
斗角鉤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鈿表。一卷閑云,花樣別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孫,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繡鴛、度與金針,須值藕心聰皎。
鬥角鈎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鈿表。一卷閑雲,花樣別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孫,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繡鴛、度與金針,須值藕心聰皎。
明代:
張萱
云凈天空大火流,蘆花楓葉正悠悠。愁來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當秋。
空說洛陽曾哭漢,亦聞元直不歸劉。如何九辨悲無限,卻向西風十二樓。
雲淨天空大火流,蘆花楓葉正悠悠。愁來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當秋。
空說洛陽曾哭漢,亦聞元直不歸劉。如何九辨悲無限,卻向西風十二樓。
元代:
鄭東
移時山鳥斗芳叢,深院佳人晝睡濃。起立階頭驚碧草,不緣風雨落春紅。
移時山鳥鬥芳叢,深院佳人晝睡濃。起立階頭驚碧草,不緣風雨落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