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婦生朝李_·□同其女載酒為壽用韻謝之)
水調歌頭(婦生朝李_·□同其女載酒為壽用韻謝之)。宋代。魏了翁。 曾向君王說,臣愿守嘉州。風流別乘初屆,元在越王樓。湖上龜魚何事,橋上雁犀誰使,爭挽海山舟。便遣舊姻婭,解后作斯游。晚風清,初暑漲,暮云收。公堂高會,恍疑仙女下羅浮。好是中郎有女,況是史君有婦,同對藕花洲。擬把鶴山月,換卻鑒湖秋。
[宋代]:魏了翁
曾向君王說,臣愿守嘉州。風流別乘初屆,元在越王樓。湖上龜魚何事,橋上雁犀誰使,爭挽海山舟。便遣舊姻婭,解后作斯游。
晚風清,初暑漲,暮云收。公堂高會,恍疑仙女下羅浮。好是中郎有女,況是史君有婦,同對藕花洲。擬把鶴山月,換卻鑒湖秋。
曾向君王說,臣願守嘉州。風流別乘初屆,元在越王樓。湖上龜魚何事,橋上雁犀誰使,爭挽海山舟。便遣舊姻婭,解後作斯遊。
晚風清,初暑漲,暮雲收。公堂高會,恍疑仙女下羅浮。好是中郎有女,況是史君有婦,同對藕花洲。擬把鶴山月,換卻鑒湖秋。
唐代·魏了翁的簡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
? 魏了翁的詩(675篇) 〕
:
陳振家
信如藝苑集群英,山里儼然音樂城。鳥詡舌靈歌百調,蛙矜嗓大叫千聲。
幽蟲走獸齊吟奏,巖罅溪流相放鳴。萬曲唯吾能領會,妙章句句唱和平。
信如藝苑集群英,山裡儼然音樂城。鳥詡舌靈歌百調,蛙矜嗓大叫千聲。
幽蟲走獸齊吟奏,巖罅溪流相放鳴。萬曲唯吾能領會,妙章句句唱和平。
明代:
張煌言
生當為鳳友,死不作雁奴;我自名禽不可辱,莫待燕婉生胡雛!
生當為鳳友,死不作雁奴;我自名禽不可辱,莫待燕婉生胡雛!
明代:
于慎行
別業中丞舊,新塘鑿更奇。亭深鳧雁渚,樹老鳳凰枝。
惜往寧多日,徵歡又一時。洗杯酬愛弟,偏憶渭陽詩。
別業中丞舊,新塘鑿更奇。亭深鳧雁渚,樹老鳳凰枝。
惜往甯多日,徵歡又一時。洗杯酬愛弟,偏憶渭陽詩。
宋代:
釋紹曇
美如西子離金闕,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美如西子離金闕,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近代:
趙尊岳
盈盈花霧侵簾軸。筠藍漸遣開金菽。夕照泛疏欞。雛蜂趲落英。
幾回人倦倚。獨對蒼茫際。叫破一聲聲。長空歸雁鳴。
盈盈花霧侵簾軸。筠藍漸遣開金菽。夕照泛疏欞。雛蜂趲落英。
幾回人倦倚。獨對蒼茫際。叫破一聲聲。長空歸雁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