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 其一
古意二首 其一。金朝。元好問。 七歲入小學,十五學時文。二十學業成,隨計入咸秦。秦中多貴游,幾與書生親。年年抱關吏,空笑西來頻。在昔學語初,父兄已卜鄰。跛鱉不量力,強欲緣青云。四十有牧豕,五十有負薪。寂寥抱玉獻,賤薄倡優陳。青衫亦區區,何時畫麒麟。遇合僅一二,饑寒幾何人。誰留章甫冠,萬古徒悲辛。
七歲入小學,十五學時文。二十學業成,隨計入咸秦。
秦中多貴游,幾與書生親。年年抱關吏,空笑西來頻。
在昔學語初,父兄已卜鄰。跛鱉不量力,強欲緣青云。
四十有牧豕,五十有負薪。寂寥抱玉獻,賤薄倡優陳。
青衫亦區區,何時畫麒麟。遇合僅一二,饑寒幾何人。
誰留章甫冠,萬古徒悲辛。
元好問簡介
唐代·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 元好問的詩(549篇) 〕猜你喜歡
惜秋華·庚子秋攜家避地廣平,重九日出郭游蓮亭。十八年重到,堤柳蕭瑟,大有江潭之感。用夢窗重九韻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
目中剩影關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信緊,還欹茸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