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神潭洪氏醉經堂
宿神潭洪氏醉經堂。宋代。吳儆。 久客急歸程,風雨事馳騖。黃流鳴澗壑,余波或被路。堆埼珠聯屬,石徑齟齬。籃輿惴危登,杖策阻深度。行行忽平崗,神潭渺東注。徙旅鳩后先,煙火休薄暮。主人延客入,丈室千卷聚。醉經揭佳名,巨軸舒新句。我亦舊高陽,糟粕嘗已屢。人言薄滋味,舌根恐未具。君但中圣賢,當自知佳處。
[宋代]:吳儆
久客急歸程,風雨事馳騖。
黃流鳴澗壑,余波或被路。
堆埼珠聯屬,石徑齟齬。
籃輿惴危登,杖策阻深度。
行行忽平崗,神潭渺東注。
徙旅鳩后先,煙火休薄暮。
主人延客入,丈室千卷聚。
醉經揭佳名,巨軸舒新句。
我亦舊高陽,糟粕嘗已屢。
人言薄滋味,舌根恐未具。
君但中圣賢,當自知佳處。
久客急歸程,風雨事馳騖。
黃流鳴澗壑,餘波或被路。
堆埼珠聯屬,石徑齟齬。
籃輿惴危登,杖策阻深度。
行行忽平崗,神潭渺東注。
徙旅鳩後先,煙火休薄暮。
主人延客入,丈室千卷聚。
醉經揭佳名,巨軸舒新句。
我亦舊高陽,糟粕嘗已屢。
人言薄滋味,舌根恐未具。
君但中聖賢,當自知佳處。
唐代·吳儆的簡介
吳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備,字恭父,休寧(今屬安徽)人。與兄吳俯講學授徒,合稱“江東二吳”。高宗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士,調鄞縣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縣。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遷知州兼廣南西路安撫都監。以親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尋復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謚文肅。張栻稱他“忠義果斷,緩急可仗。”
...〔
? 吳儆的詩(88篇) 〕
唐代:
張南史
草,草。折宜,看好。滿地生,催人老。金殿玉砌,
荒城古道。青青千里遙,悵悵三春早。每逢南北離別,
乍逐東西傾倒。一身本是山中人,聊與王孫慰懷抱。
草,草。折宜,看好。滿地生,催人老。金殿玉砌,
荒城古道。青青千裡遙,悵悵三春早。每逢南北離別,
乍逐東西傾倒。一身本是山中人,聊與王孫慰懷抱。
宋代:
洪咨夔
缺唇丹井應千尺,禿頂靈杉恰百圍。
鶴去不聞人下子,黃蜂無數采花歸。
缺唇丹井應千尺,禿頂靈杉恰百圍。
鶴去不聞人下子,黃蜂無數采花歸。
:
崔榮江
炙灼錐千孔,淋淋汗若漿。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
違久瀺灂水,相逢只夢鄉。蒸床身烙餅,葦席洼盛湯。
炙灼錐千孔,淋淋汗若漿。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
違久瀺灂水,相逢隻夢鄉。蒸床身烙餅,葦席窪盛湯。
:
謝晉
才辭東觀入成均,又見治裝去謁親。為客情懷如昨日,到京才學勝他人。
歸遲莫訝縫衣舊,志遂應當戲綵新。想是今年除夜酒,團欒坐待故園春。
才辭東觀入成均,又見治裝去謁親。為客情懷如昨日,到京才學勝他人。
歸遲莫訝縫衣舊,志遂應當戲綵新。想是今年除夜酒,團欒坐待故園春。
明代:
湛若水
嘐嘐嗟斷金,悠悠結同心。同心茍不固,膠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劍起知音。朝為魚水歡,暮為商與參。
嘐嘐嗟斷金,悠悠結同心。同心茍不固,膠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劍起知音。朝為魚水歡,暮為商與參。
元代:
王惲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復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複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