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雀
空城雀。唐代。李白。 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本與鷦鷯群,不隨鳳凰族。提攜四黃口,飲乳未嘗足。食君糠秕馀,嘗恐烏鳶逐。恥涉太行險,羞營覆車粟。天命有定端,守分絕所欲。
[唐代]:李白
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
本與鷦鷯群,不隨鳳凰族。
提攜四黃口,飲乳未嘗足。
食君糠秕馀,嘗恐烏鳶逐。
恥涉太行險,羞營覆車粟。
天命有定端,守分絕所欲。
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
本與鷦鷯群,不隨鳳凰族。
提攜四黃口,飲乳未嘗足。
食君糠秕馀,嘗恐烏鳶逐。
恥涉太行險,羞營覆車粟。
天命有定端,守分絕所欲。
譯文
嗷嗷待哺的空城雀,生計是多么的戚促啊!本與鷦鷯為群,不隨鳳凰之類逐飛。提攜、哺育著四只雛鳥,飲乳常常不足。吃人間的秕糠的時候,常常畏懼烏鳶來搶逐。以涉太行險為恥,羞于相隨著覆車粟而飛往食之。天命自有定數,安守著自己的職分,不得不屢屢斷絕自己這小小的欲望。
注釋
鷦鷯:鳥名,似黃雀而小。
黃口:雛鳥。
鳶:鷹類的猛禽。
覆車粟:這里運用的是典故。
分:名分,職分。
《空城雀》,樂府《雜曲歌辭》舊題。詩人在這首詩里表達的是自己志向不得伸展,又不想屈節鉆營,只能過著悲苦日子的憤懣與無奈之情。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
近代:
呂思勉
日暮園林花似霰。皓齒明眸,何處閑相見。枝上流鶯千百囀。
新聲似怨韶光換。
日暮園林花似霰。皓齒明眸,何處閑相見。枝上流鶯千百囀。
新聲似怨韶光換。
元代:
劉昂霄
南山如碧環,缺處蒼崖開。當年造物手,辦此何神哉。
睥睨倚天壁,千古封莓苔。源源萬斛泉,飛出重山來。
南山如碧環,缺處蒼崖開。當年造物手,辦此何神哉。
睥睨倚天壁,千古封莓苔。源源萬斛泉,飛出重山來。
:
郭諫臣
不到名園久,春殘花事稀。林香還入坐,草色欲沾衣。
喬木干青漢,層臺落翠微。平生耽勝賞,日暮竟忘歸。
不到名園久,春殘花事稀。林香還入坐,草色欲沾衣。
喬木幹青漢,層臺落翠微。平生耽勝賞,日暮竟忘歸。
:
樊阜
鶯啼燕語春漫漫,落花飛絮吹作團。
雨歇西樓晚晴薄,弦絲調短催長嘆。
鶯啼燕語春漫漫,落花飛絮吹作團。
雨歇西樓晚晴薄,弦絲調短催長歎。
明代:
王立道
我本陸沈久,幽棲意自宜。心清知俗遠,地僻訝春遲。
種竹先留徑,移花欲傍池。門前剡溪棹,來往更無期。
我本陸沈久,幽棲意自宜。心清知俗遠,地僻訝春遲。
種竹先留徑,移花欲傍池。門前剡溪棹,來往更無期。
:
弘歷
先漏春光如自喜,蘄留秋色了無愁。如何卉里孤高種,也做偷寒送暖流。
先漏春光如自喜,蘄留秋色了無愁。如何卉裡孤高種,也做偷寒送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