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敏簡介
唐代·李伯敏的簡介
宋筠州高安人,字敏求,一字好古。少時嘗與其宗人交訟于官,劉清之為說《易》之《訟》、《家人》二卦,伯敏瞿然,即以訟貲市《程傳》歸,遂為學者。又嘗以書通問朱熹,熹告以為學當專心致志,遂終身為象山之學,不名他師。
...〔 ? 李伯敏的詩(1篇) 〕猜你喜歡
天順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請十三日又請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師舟中賦七首 其五
早曾拜疏乞歸田,羈絆虛名又幾年。道德愈難期往哲,事功無復望時賢。
宦情似水年來淡,鄉思如旌日自懸。老病放還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送歸中丞使新羅(一本題下有冊立吊祭四字)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
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
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
洞仙歌 湖天望月
柳家井畔,感傳書無路。霧閣荒唐吊龍女。便一枝、橫竹吹入湖煙,平波上、驚起老魚秋舞。
下界忒無聊,我勸銀蟾,飛到人間最空處。身世玉壺中,詩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風露。
自容趨藤山路古松皆合抱百馀尺枝葉扶疏行人庇賴為取松明者所刳剔因而摧傾十已六七良可惜也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