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
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唐代。吳筠。 泛舟太湖上,回瞰茲山隈。萬頃滄波中,千峰郁崔嵬。涼煙發爐嶠,秋日明帝臺。絕巔凌大漠,懸流瀉昭回。穹崇石梁引,岈豁天門開。飛鳥屢隱見,白云時往來。超然契清賞,目醉心悠哉。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誰言曠遐祀,庶可相追陪。從此永棲托,拂衣謝浮埃。
[唐代]:吳筠
泛舟太湖上,回瞰茲山隈。萬頃滄波中,千峰郁崔嵬。
涼煙發爐嶠,秋日明帝臺。絕巔凌大漠,懸流瀉昭回。
穹崇石梁引,岈豁天門開。飛鳥屢隱見,白云時往來。
超然契清賞,目醉心悠哉。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誰言曠遐祀,庶可相追陪。從此永棲托,拂衣謝浮埃。
泛舟太湖上,回瞰茲山隈。萬頃滄波中,千峰郁崔嵬。
涼煙發爐嶠,秋日明帝臺。絕巔淩大漠,懸流瀉昭回。
穹崇石梁引,岈豁天門開。飛鳥屢隱見,白雲時往來。
超然契清賞,目醉心悠哉。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誰言曠遐祀,庶可相追陪。從此永棲托,拂衣謝浮埃。
唐代·吳筠的簡介
吳筠 (?一778年),唐朝華州華陰(今陜西華陰縣)人。字貞節。一作正節。性高鯁,少舉儒子業,進士落第后隱居南陽倚帝山。天寶初召至京師,請隸人道門。后入嵩山,師承馮齊整而受正一之法。與當時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應對皆名教世務,并以微言諷帝,深蒙賞賜。后被高力士讒言所傷,固辭還山。東游至會稽,大歷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謚“宗元先生”。
...〔
? 吳筠的詩(113篇) 〕
宋代:
史浩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里昔游從。
云飛共慶情方洽,鯨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謔,他年接武亞夔龍。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裡昔遊從。
雲飛共慶情方洽,鯨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謔,他年接武亞夔龍。
近代:
金克木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舊風流。縱橫盲左凌云筆,寂寞人間白玉樓。
情脈脈,意悠悠。空懷家國古今愁。何須更說前朝事,待唱新詞對晚秋。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舊風流。縱橫盲左淩雲筆,寂寞人間白玉樓。
情脈脈,意悠悠。空懷家國古今愁。何須更說前朝事,待唱新詞對晚秋。
宋代:
孔平仲
驅馬汴河西,從此游帝鄉。瞻言驛堠短,喜及春日長。
碧瓦映茅茨,人煙密相望。芻茭足供馬,亦有酒可嘗。
驅馬汴河西,從此遊帝鄉。瞻言驛堠短,喜及春日長。
碧瓦映茅茨,人煙密相望。芻茭足供馬,亦有酒可嘗。
兩漢:
佚名
酒拍胭脂顆顆新。丹砂然火棄精神。暑天秋杪錦生春。香味已驚櫻實淡,絳皮還笑荔枝皴。美人偏喜破朱唇。
酒拍胭脂顆顆新。丹砂然火棄精神。暑天秋杪錦生春。香味已驚櫻實淡,絳皮還笑荔枝皴。美人偏喜破朱唇。
元代:
張翥
西風吹月出云端,松柏流光繞石壇。上國山河天廣大,仙家樓觀夜高寒。
似聞玉杵鳴玄兔,疑有瑤笙下翠鸞。只把酒杯供醉賞,不知零露滿金盤。
西風吹月出雲端,松柏流光繞石壇。上國山河天廣大,仙家樓觀夜高寒。
似聞玉杵鳴玄兔,疑有瑤笙下翠鸞。隻把酒杯供醉賞,不知零露滿金盤。
清代:
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